这首诗描绘了九仙山楼观的神秘与幽静,以及对仙人行迹的追忆与向往。诗人以“仙山有楼观,虚爽轶浮埃”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仙山上的楼阁在虚无中超越尘世的喧嚣。接着,“昔日九仙人,跨鲤兹山来”,通过传说中的九仙人乘鲤鱼来到此地,增添了故事的奇幻色彩。
“赤鲤去不返,仙人安在哉”两句,表达了对仙人行踪的追寻与失落感,赤色的鲤鱼已不再回返,仙人是否还在世间成了疑问。而“空馀弹棋处,白石生苍苔”则通过描述仙人留下的弹棋遗迹,以及时间的流逝在白石上留下苍苔,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
“至今羽人居,往往闻风雷”暗示着尽管仙人已逝,但他们的精神或影响依然存在,人们仍然能感受到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接下来的“檄雨古坛暝,礼星寒殿开”描绘了古坛在风雨中的沉寂与寒殿的肃穆,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神秘的氛围。
“常闻至人言,内景融春台。群生若刍狗,大道如婴孩”这一段,诗人借由至人的言语,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万物如同草狗般微不足道,而大道却简单得如同婴儿般纯真。这种对比强调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思考。
最后,“飙车与天接,岂但登蓬莱”以“飙车”比喻快速的行进,与天相接,不仅表达了追求仙境的渴望,也象征着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仙山楼观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