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自偏门入城晚出南堰门以归

早从偏门入,暮从南堰归。

鲍郎山前路,空翠浮烟霏。

秋令忽已深,病骨频添衣。

向来慕功名,常恐斯心违。

乃今知其难,崦嵫迫残晖。

伯鸾与幼安,尚友或庶几。

到家亦既夕,青灯耿窗扉。

且复取书读,父子穷相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清晨从偏僻小径进入,傍晚从南堰归途踏回。
鲍郎山前的道路,满眼空翠在烟雾中浮动。
秋意渐浓,我虚弱的身体需要更多衣物保暖。
一直以来我向往功名,却常怕内心与此背离。
如今深知其不易,就像崦嵫山的日光逼近黄昏。
像伯鸾和幼安那样清高自守,或许能接近些。
回家时已是夜晚,只有青灯照亮门窗。
暂且再取书阅读,父子相依度日,生活困苦。

注释

偏门:小路。
暮:傍晚。
南堰:地名。
鲍郎山:山名。
空翠:空旷翠绿。
浮烟霏:烟雾缭绕。
秋令:秋季。
病骨:病弱之躯。
添衣:增加衣物。
慕:向往。
斯心:内心。
违:违背。
崦嵫:古代神话中的太阳落山处。
残晖:夕阳。
伯鸾:东汉隐士。
幼安:辛弃疾字。
庶几:或许。
既夕:已经傍晚。
青灯:油灯。
耿:明亮。
父子:父子关系。
穷相依:困苦中相互依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片段,展现了他早出晚归的生活轨迹。"早从偏门入,暮从南堰归"简洁明了地叙述了早晨从侧门进城,傍晚则沿着南堰回家。鲍郎山前的景色被赋予空翠浮烟的诗意,暗示着环境的宁静与秀美。

随着季节的推移,"秋令忽已深",诗人感到身体的衰弱,"病骨频添衣",流露出对健康的忧虑。他反思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功名,意识到实现这些并非易事,"乃今知其难,崦嵫迫残晖",暗示时光荏苒,时不我待。

诗人以历史人物伯鸾和幼安自比,表达对高尚人格的仰慕,希望能接近他们的境界。回家后,夜幕降临,"青灯耿窗扉"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且复取书读,父子穷相依"则揭示出诗人与家人的相濡以沫,通过读书寻求精神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人生哲思,展现出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有为予言乌龙高崄不可到处有僧岩居不知其年予每登千峰榭望之慨然为作二诗(其一)

樵子向予说,有僧巢翠微。

岩扉云共宿,锡杖鹤同飞。

日暮松明火,天寒槲叶衣。

弃官从此逝,非子尚谁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有自蜀来者因感旧游作短歌

锦城如海行不极,马迹重重车毂击。

家住城西三十年,闻说城东未曾识。

看花走马宿中路,经月酒徒无觅处。

露香风暖海棠开,碧鸡坊中倘相遇。

放翁憔悴鬓成丝,空有西游千首诗。

今朝雨霁上危榭,意气颇如年少时。

持杯欲作消愁计,酒未著人愁已醉。

不成题句写幽情,一幅鲛绡空寄泪。

形式: 古风

有客

有客隐华山,学道忘岁月。

灵苗生绝壁,光景中夜发。

斸根食之尽,倏尔换金骨。

通籍虎豹阍,日预通明谒。

绿章奏封事,误字坐责罚。

后身幸不忘,去日苦飘忽。

白首三入朝,未省及黔突。

方逃申公钳,已取卞和刖。

福微不盈眦,罪众几擢发。

上天岂怜之,寸步使屡蹶。

拔其利欲根,还之山水窟。

洗心谢宿愆,世事等胡粤。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朱子云园中观花

我鬓忽已白,君颜非复朱。

花前一杯酒,不乐复何如。

暮看枝上花,已觉不如早。

富贵当及时,吾辈奈何老。

我歌君起舞,竟日为君留。

安知花无情,不解替人愁。

长安二三月,花满上林中。

祝君早得意,归辔听璁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