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醉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形式: 词牌: 佳人醉

翻译

傍晚雨过天晴,庭院里一片寂静。天高云淡,微风细细。在这如水月光中,星光与之交相辉映,仿佛没有边际一般。书房中的冷气将梦打断,只好披上衣服又一次起来。来到台阶前。
月光高照。因为想念远方的妻子,远隔千里的音信在何处,同时望着天上的明月。尽凝视。寂寞无法入睡。天色将明,仍独自倚着阑干。

注释

暮景:傍晚的景色。
萧萧:萧条,寂静。
雨霁:雨过天晴。
月华:月光。
金波:本谓月光,月光浮动若金之波流,借指月亮。
银汉:银河。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此指星光月光交相辉映。
书帷:书斋中的帷帐,代指书斋。
轩砌:屋前台阶。
素光:月光。
翠蛾: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泛指美女。
杳隔:远隔。
音尘:音信,消息。
凝睇:凝望,注视。
厌厌:无精打采。
雕阑:用彩画装饰的阑干。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雨后宁静而清冷的画面。"暮景萧萧雨霁",傍晚时分,雨后的景色显得格外凄清,雨后的空气也变得清新。"云淡天高风细",天空中云彩稀疏,天空高远,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正月华如水",明亮的月光如水般洒落,映照在大地之上,使得整个世界仿佛沉浸在一片银色的海洋中。"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波光粼粼,无边无际,给人以广阔而深远的感觉。

词人独自在室内,"冷浸书帷梦断",寒冷的月光穿透窗帘,打断了他的梦境,他披衣起身,走到窗前。"临轩砌",站在窗前的台阶上,他仰望那明亮的月光,"素光遥指",仿佛指向远方。

他的思绪飘向远方的佳人,"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想念着那位美丽的女子,但此刻她身处何方,音讯全无,如同千里之外。"相望同千里",他们虽然心心相印,却被距离阻隔,只能默默相望。

词人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中,"尽凝睇",目不转睛地看着远方,"厌厌无寐",难以入眠。直到黎明时分,他独自倚靠在雕栏上,"渐晓雕阑独倚",画面感强烈,表现出词人的孤独和深情。

总的来说,柳永的《佳人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月色下的孤独与思念,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受恩深

雅致装庭宇。黄花开淡泞。细香明艳尽天与。

助秀色堪餐,向晓自有真珠露。刚被金钱妒。

拟买断秋天,容易独步。粉蝶无情蜂已去。

要上金尊,惟有诗人曾许。

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陶令轻回顾。

免憔悴东篱,冷烟寒雨。

形式: 词牌: 受恩深

夜半乐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形式: 词牌: 夜半乐

夜半乐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渐妆点亭台,参差佳树。舞腰困力,垂杨绿映,浅桃秾李夭夭,嫩红无数。度绮燕、流莺斗双语。

翠娥南陌簇簇,蹑影红阴,缓移娇步。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绛绡袖举。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竞斗草、金钗笑争赌。

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念解佩、轻盈在何处。忍良时、孤负少年等闲度。空望极、回首斜阳暮。叹浪萍风梗知何去。

形式: 词牌: 夜半乐

定风波慢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

何意。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

形式: 词牌: 定风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