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南征词六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月夜行军的画面。"月照牛山迥",以明亮的月光映照远方的牛山,渲染出夜晚的寂静和辽阔。"风飘凤吹长",则通过风声暗示队伍行进的节奏,仿佛凤鸣般悠扬。
"从臣黄制袷",写随行官员身着黄色制服,显示出庄重的军容。"歌妓锦为妆",则以歌妓们的华丽装扮,增添了军旅中的些许色彩与活力。"玉辇栖萝幌",描述了主帅乘坐的华丽马车,如同仙人之驾,隐于藤蔓之中,显现出尊贵与神秘。
"金鞭问竹房",金质马鞭轻轻敲击竹制的营帐,可能是行军中的信号传递,也可能是对下属的询问。"夜阑调虎拨",夜深时分,有人在调试乐器,预示着可能有音乐表演,暗示着军中娱乐活动的存在。
最后两句"知是奏《霓裳》",透露出乐曲《霓裳羽衣曲》的旋律,这可能是皇帝或将领在欣赏,也可能是士兵们借以鼓舞士气。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征途中的一幕,既有军旅的严肃,又有生活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