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周裕所作的《烟村》,以“千山环拱号烟村”开篇,描绘了一幅群山环绕、烟雾缭绕的景象,巧妙地将“烟村”二字融入自然景观之中,既点明了地点,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名曰烟村却不村”,则在命名与现实之间制造了一种反差,引发读者对“烟村”究竟是何物的思考。
“路入清湘徒旅众”一句,将视线转向了行旅之人,他们踏上了通往“烟村”的道路,却似乎迷失在了这清湘之畔的迷雾中。这里的“清湘”不仅指水道,也象征着旅途的清澈与纯净,但面对未知的“烟村”,即使是众多的旅人也无法轻易找到答案。
最后,“坐看扰扰到黄昏”以时间的推移,展现了旅人们在等待与探寻中的疲惫与无奈。黄昏的降临,既是对一天旅程的结束,也是对未解之谜的隐喻,暗示着旅人们或许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或到达那个名为“烟村”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的刻画,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思考“烟村”所代表的深层含义,以及人生旅途中的探索与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