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北山僧

一庵猿鸟外,琢石叠禅扃。

行道拖寒衲,消閒补坏经。

新泉开出远,古像咒来灵。

常忆相寻日,中岩松桂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山中的僧人生活,充满了宁静与修行的氛围。首句“一庵猿鸟外”,以“一庵”点明了僧人的居住环境,而“猿鸟外”则暗示了其所在之地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接着,“琢石叠禅扃”一句,通过“琢石”和“叠禅扃”的描绘,展现了僧人生活环境的简朴与修行的专注。

“行道拖寒衲,消閒补坏经”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僧人的日常活动。穿着寒衲行走于修行之道,既体现了僧人的朴素生活,也暗示了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消閒补坏经”则表明了僧人在闲暇之余,仍不忘修补损坏的佛经,体现了他们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

“新泉开出远,古像咒来灵”两句,描绘了僧人生活的另一面——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古老信仰的敬畏。新泉的出现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古老的佛像与咒语,则代表了悠久的文化传承与神秘的力量。

最后,“常忆相寻日,中岩松桂馨”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与怀念,以及对中岩松桂香气的特别记忆,进一步深化了对僧人生活状态的赞美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与精神修行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56)

李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甫。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 字:和父
  • 号:雪林
  • 籍贯:宋平江府吴江

相关古诗词

赠华亭延庆坦讲主

身不钻权贵,诸方尽说师。

讲多禅子听,行少俗人知。

猿护挑经锡,龙依洗钵池。

旧房天目下,松长几秋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心禅人

寂寂古山根,閒房竹半分。

野禽听佛偈,香草入禅薰。

白露滴孤壁,悲风生破坟。

昨来经世业,应已付浮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超海翁游金陵

渺渺金陵道,江天正寂寥。

孤鸿随去影,一锡破寒飙。

官渡潮多涸,台城寺半凋。

离宫见杨柳,莫折弄春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僧归杼山

乱峰村口寺,旧有昼公房。

鸟宿猿啼处,风吹月在傍。

揭云松景黑,涸石藓痕黄。

明日烟霞外,相望隔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