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雁门(其一)

尽道当关用一夫,昔人曾此捍匈奴。

如今冒顿来稽颡,李牧如前不足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雁门(其一)》,是明代诗人李贽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时局变化的深刻思考。

首句“尽道当关用一夫”,借用古代兵法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守关将领一人之力足以抵御千军万马的壮丽景象。这里的“一夫”不仅指守关的士兵,更象征着守关者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精神。接着,“昔人曾此捍匈奴”一句,将视角拉回历史,强调过去有人在此地抵御外敌入侵,保护国家安宁。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如今冒顿来稽颡,李牧如前不足都”则揭示了时代的变化。冒顿是匈奴的一位首领,这里用来比喻当前的敌人或挑战。李牧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以智勇双全著称。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面对新的挑战,是否还需要像李牧那样卓越的将领?“如前不足都”表达了对传统军事策略在新时代可能不再适用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变革之间关系的深邃思考。李贽以雁门关为背景,借古喻今,既赞美了古代英雄的英勇事迹,又对当下形势提出了独到见解,体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过雁门(其二)

千金一剑未曾磨,陡上关来感慨多。

关下人称真意气,关头人说白头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渡桑间

逢人勿问我何方,信宿并州即我乡。

明日桑间横渡去,两程又见梅衡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初至云中

锡杖朝朝信老僧,苍茫山色树层层。

出门秪觉音声别,不审身真到白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赠两禅客

孟尝门下客三千,狗盗鸡鸣绝可怜。

自脱秦关归去后,始知二子会参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