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二首(其一)

昼日苦卒卒,忽焉不加思。

长夜漫不眠,起复日所为。

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

虚云圣贤学,实从世俗归。

虽耻犹奈何,长歌涕垂颐。

形式: 古风

翻译

白天忙碌不停歇,忽然间不再思考。
漫长的夜晚无法入睡,起身重做白天的事。
所做的事太多感到惭愧,与最初的愿望相违背。
看似圣贤的学问,其实源于世俗的追求。
虽然羞耻,又能如何,只能长歌当哭,泪流满面。

注释

昼日:白天。
苦卒卒:忙碌不堪。
忽焉:忽然。
加思:深入思考。
长夜:漫漫长夜。
不眠:无法入睡。
起复:起身重做。
所为:所做的事。
浩多:很多。
愧:惭愧。
初心:最初的心愿。
虚云:看似。
圣贤学:圣贤的学问。
实:其实。
世俗归:源于世俗。
耻:羞耻。
犹奈何:又能如何。
长歌涕垂颐:长歌当哭,泪流满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无法入睡,反复思考白天所做之事的内心世界。昼日的忙碌与忽然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而长夜的辗转反侧则展现出一种无尽的精神折磨。

"昼日苦卒卒,忽焉不加思"表达了白天紧张忙碌却缺乏深刻思考的状态。"长夜漫不眠,起复日所为"则透露出诗人在夜晚对白天行为的反刍与自我审视。

"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显示了诗人的内疚和自责,因为现实中的作为与最初的理想相去甚远。"虚云圣贤学,实从世俗归"这两句则反映出诗人对于高尚道德的向往与现实中不得不回归世俗的无奈。

最后,"虽耻犹奈何,长歌涕垂颐"表达了诗人的羞愧与无奈,以及通过长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涕垂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深夜里泪流满面之状。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反映了古代士人在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所遭遇的矛盾和痛苦。通过对夜晚沉思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尚境界的情怀。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中秋望月

月形何完完,秋静气弥放。

玉轮困瑕颣,投掷去天仗。

前无衡轭施,凭谁挽能上。

回旋天地周,驰骋固已壮。

古今磨不磷,刚耿固可谅。

予欲假之游,自投上穷亢。

东折扶桑枝,西塞昧谷旷。

天机与回斡,日驭纵休畅。

苟留扬辉中,无复颠侧怅。

是谋敢吾专,行矣天帝访。

传闻天路艰,蹉蹶就沦丧。

帝居深九阍,有谒未易傍。

鬼神喜阴暗,陈列忌忠亮。

进知自致艰,退使斯谋妄。

回头暮堂上,萤爝光相望。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乌鸱

雄乌无空冲,雌乌无定飞。

一巢不易成,两口千柴枝。

已高惧风颠,已下忧人窥。

欲集更自翔,既安复重移。

乌巢又生乌,复哺犹可期。

鸱枭亦有巢,母死子后飞。

呜呼造物者,于此竟谁尸。

形式: 古风

书孔融传

戏拨虎须求不啮,何如缩手袖中归。

虚云坐上客常满,许下惟闻哭习脂。

形式: 七言绝句

书怀寄黄任道满子权

西风吹云空,晴日露高晒。

驽马无速骋,归客思远届。

长林剥霜红,远水漾寒派。

露虫悲自咽,风菊老犹介。

昔予来方春,焰焰树生态。

今归亦未几,马踏落叶坏。

时物固有然,盛衰信难概。

吁嗟为生劳,黾勉计无奈。

伊余有遐致,久此困俗械。

尝思摆绝去,自放出世外。

高怀乐天宽,远目斥人碍。

有田足晨昏,有圃具菹菜。

父母不待养,妻子固易赖。

世孰得丘山,亦孰失蒂芥。

人自能轻重,吾将守所爱。

六经老诚明,万古熟成败。

得时为醯盐,滋味和鼎鼐。

失犹有万世,令名自沽卖。

自视久已明,决不事谋蔡。

寄诗侑子觞,期子和而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