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二首(其一)

青阳转芳序,淑景丽清嘉。

晨风扇微和,百鸟鸣周遮。

繁阴泫清露,朱英耀朝华。

端居愧物化,起撷崇兰葩。

贞芬媚幽独,常恐委泥沙。

青青陌上草,日夕遍天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首句“青阳转芳序,淑景丽清嘉”点明了季节的更替,春日的美景令人愉悦。接着,“晨风扇微和,百鸟鸣周遮”描绘了清晨微风拂面,百鸟齐鸣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随后,“繁阴泫清露,朱英耀朝华”则通过露珠与花朵的对比,展现了春日的清新与艳丽。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端居愧物化,起撷崇兰葩”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面对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自己感到惭愧,于是起身采摘高雅的兰花,进一步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最后,“贞芬媚幽独,常恐委泥沙”表达了诗人对纯洁与高雅品质的坚守,担心这些美好品质会被世俗所淹没,流露出一种对精神世界的珍视与保护之情。“青青陌上草,日夕遍天涯”则以广阔的视野收尾,象征着春天的绿意蔓延至远方,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无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命意义以及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春兴二首(其二)

妍英弄芳意,柳色含春姿。

物华浩无涯,骀荡东风吹。

东风日以熙,草色日以滋。

青春万里道,游子有所思。

浮云漏白白,宿露朝已晞。

攀条惜婉丽,忽得瑛琼枝。

芳悰未有托,暮景已西驰。

菁华难复恃,结蘤聊自怡。

形式: 古风

东禅寺

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

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

笔砚更偿閒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

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诗人孙太初过访

把剑南来赋远游,又看东上浙江舟。

山斋动是经时别,菜饭聊堪半日留。

醉里江湖真有味,春来花鸟正关愁。

天台雁宕平生梦,凭仗诗囊次第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暮春雨后陈以钧邀游石湖遂登治平

贪看粼粼水拍堤,扁舟忽在跨塘西。

千山雨过青犹滴,四月寻春绿已齐。

湖上未忘经岁约,竹间觅得旧时题。

晚烟十里归城路,不是桃源也自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