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定心泉》由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通过描绘定心泉的清澈与纯净,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道德坚守的追求。
首句“快哉定心泉,一饮清彻骨”,开篇即以“定心泉”命名,强调其能洗涤心灵,给予读者一种清新脱俗的感受。接着,“至人以此洗,胸中无一物”,进一步阐述了定心泉的净化力量,暗示它能够帮助人们去除杂念,达到心灵的纯净状态。
“隐之云贪泉,夷齐终不易”,这里借用了古代关于贪泉和伯夷叔齐的故事,说明即使在诱惑面前也能保持节操,不为所动。这种精神与定心泉的净化作用相呼应,强调了内心的坚定与道德的坚守。
“假使盗跖来,饮此将安适”,通过假设盗跖这样的恶人来到定心泉边,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纯净与道德的力量,即使面对邪恶,也能保持内心的清明与正义。
最后,“我心如琉璃,与水澄一碧”,诗人将自己的心境比作琉璃,透明而纯净,与定心泉的水质相映成趣,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纯净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
“若向泉觅定,定泉何处觅”,结尾两句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定力,实际上就是寻找自我,暗示了内心的平静并非外在事物所能给予,而是需要从内心深处去发现和培养。
整首诗通过对定心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心灵的净化与道德的坚守,以及自我发现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