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葭吹六管动浮灰,正是先春气始回。

君子一阳知道长,皇王万福自天来。

炉烟细细云中阙,环佩珊珊月下台。

何幸小臣逢盛事,陪班又进紫霞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程通的《冬至》诗,以冬至节气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时节更替和君王福祉的感慨。首句“葭吹六管动浮灰”描绘了冬至时分,葭莩(芦苇一类的植物)上的灰烬随风而动,象征着冬季的结束和阳气的初生。次句“正是先春气始回”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季节转换。

“君子一阳知道长”中的“君子”寓指有德行的人,他们感知到阳气的复苏,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皇王万福自天来”则表达了对君主的祝福,认为王者的福祉如同天降祥瑞,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应。

“炉烟细细云中阙,环佩珊珊月下台”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宫廷中祭祀或庆典的场景,炉烟袅袅上升,如同云中宫殿,环佩声声,如月下仙子,增添了节日的庄重与祥和气氛。

最后两句“何幸小臣逢盛事,陪班又进紫霞杯”,诗人以自身的身份,庆幸能参与如此盛大的庆典,表达出对国家繁荣和自身得以参与其中的荣幸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君王的忠诚和对盛世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冬至节气的自然变化,又融入了对皇家气象和自身际遇的感慨,展现了明朝士人的文化情怀。

收录诗词(224)

程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冬至韵

闻道震雷从地复,由来子月是天开。

岁寒然后知松柏,春意从今遍草莱。

臣职无才能补衮,君恩有宴敢辞杯。

遥瞻云彩多祥瑞,何用区区羡鲁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芮廉指挥望海图

公馀柴立最高巅,东望沧溟思惘然。

父也何心贪捉月,子兮将恨抱终天。

长鲸一去无消息,精卫高飞有岁年。

此意画图图不尽,却烦歌咏为流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王典簿韵

佩声徐步上瑶池,高阁稀闻昼漏迟。

馀腊都从爆竹去,先春又报早梅知。

九重日月悬双阙,千载风云庆一时。

盛世唐虞今复见,赓歌才罢又赓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敬和元宵韵

三五良宵春占先,太平风景乐元年。

一轮光满千分月,九市灯辉五色莲。

紫陌游龙尘里马,玉楼醉客画中仙。

君王欢赏成佳句,高出寻常几万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