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夫子行天竺山中次韵

笋舆游天竺,一径入深曲。

初日淡高林,苔色萋以绿。

山鸟向人鸣,梵音旋相续。

我来尘俗中,物情互起伏。

殊观得未有,身心增谨肃。

寒涛卷长松,微风响幽竹。

徘徊坐石根,流泉咽虚谷。

言归兴未阑,回首云迷麓。

遥指半山中,人行傍古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凤的诗《和夫子行天竺山中次韵》描绘了诗人乘坐竹轿游览天竺山的场景。首句“笋舆游天竺”形象地写出竹制轻便的交通工具,暗示出行的轻松愉快。接着,“一径入深曲”描绘出山路蜿蜒曲折,环境幽深。

“初日淡高林,苔色萋以绿”通过晨光和青苔的颜色变化,展现出山林的静谧与生机。山鸟的鸣叫和梵音的回荡,增添了山中的宁静与禅意,诗人借此体验世俗之外的超然心境。

“我来尘俗中,物情互起伏”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暂时放下,感受到自然界的起伏变化,心灵得到净化。接下来,诗人通过“寒涛卷长松,微风响幽竹”,进一步描绘山间的动态美,视听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徘徊坐石根,流泉咽虚谷”写诗人驻足欣赏,流水声在山谷间回荡,营造出空灵的氛围。最后,诗人意犹未尽,回首望去,山雾缭绕,远处有人行于古木之间,增添了一丝神秘与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竺山的自然景色,寓含了诗人对尘世与自然的感悟,以及对超脱与宁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6)

张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日夕雨初过,閒亭敞幽景。

结庐远人村,松月共清冷。

竹风生夜凉,池荷泻疏影。

仰观天宇澄,云路一何永。

怅然念古人,此心徒耿耿。

形式: 排律 押[梗]韵

陈山观海歌

冈峦一带明残阳,林花掩映春风香。

笋舆得得忘路长,九峰遥障波汪洋。

陈山屼峍临中央,振衣直上登高冈。

海天渺渺云水黄,陡然突起涛头狂。

海风吹水势莫当,凭空壁立千丈强。

冯夷击鼓角龙翔,银楼十二随飞扬。

仰观俯瞩何茫茫,须臾捧出玻璃光。

白波万顷摇扶桑,蜃楼鲛室争辉煌。

潮平忽见遥山苍,数峰若与船低昂。吁嗟乎!

潮汐往来那可测,安得假我凌风翼,飞向瀛洲问消息。

形式: 古风

寒郊

岁晚百端集,寒郊生远心。

晴烟明野寺,旭日冷松林。

云树极空净,川原入望深。

关荆善图画,会向此中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自玉换山房步从渺沧湫春望婴山之作

春到山光媚,嫣然笑靥留。

莺啼空谷暖,泉挟落花流。

石径松杉茂,书堂竹木幽。

东风不解事,吹破绿烟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