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示学偈》由唐代道溥禅师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哲理思考,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一体同观”。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引导读者超越感官的局限,认识到万物本源的统一性和内在的和谐。
首句“瞎眼善解通,聋耳却获功”以“瞎眼”和“聋耳”为喻,暗示在世俗的感知之外,存在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瞎眼之人看似无法看到世界,但其心灵可能更加敏锐地理解事物的本质;聋耳之人听不见声音,却能通过其他方式感知世界,这象征着通过非感官的途径获得智慧和理解。
接着,“一体归无性,六处本来同”进一步阐述了万物皆源于同一本源,没有本质上的差异。这里的“一体”指的是所有存在物都源自同一个源头,而“无性”则意味着这种源头是无分别、无界限的。同时,“六处”可能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强调了在不同感官体验下,本质上的统一性。
“我今齐举唱,方便示汝浓”表明禅师通过自己的言说和行为,向学徒展示了一种深入理解宇宙真理的方法。这里的“齐举唱”可以理解为共同的觉醒或歌唱,象征着对真理的共同追求和理解。“方便示汝浓”则表达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揭示真理,使学徒能够深刻体会其中的奥义。
最后,“相传佛祖印,继续老胡宗”提到佛祖的教诲和传承,以及对老胡宗(即禅宗)传统的延续。这不仅强调了佛教思想的传承,也体现了禅宗强调直接体验和心传心授的特点。
整体而言,《示学偈》通过富有哲理的语言,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索宇宙真理,强调了禅宗中关于本源统一、直接体验和心传心授的重要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