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其六)

小山幽彻。遍地堆香雪。

只恐今宵入梦,梦到处、魂孤绝。八公头已雪。

淮南分半席。莫道淹留何事,且长啸、对佳月。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感。"小山幽彻"一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小山环境,给人一种隐逸的感觉。"遍地堆香雪"则是对这片雪地的直接描绘,用"香"来形容雪,既突出了雪的纯洁,又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意象。

"只恐今宵入梦,梦到处、魂孤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即便是进入梦乡,也担心会在梦中与朋友重逢而感到灵魂的孤独和绝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更透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

"八公头已雪。淮南分半席"中的"八公"可能指的是年事已高的朋友,而"淮南分半席"则暗示了一种友情的割舍和孤独,"淮南"作为地名,也许象征着某种遥远或隔阂。

最后两句"莫道淹留何事,且长啸、对佳月"中,诗人似乎在劝诫自己不要纠结于世间的繁杂事务,而是要享受眼前的人生美好,对着这轮明月发出了长啸。这既是一种超脱尘世的自我安慰,也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纯粹感受的态度。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其一)和叶检阅仁叔韵

倚花傍月。花底歌声彻。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双溪秋月洁。

桂棹何时发。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其五)和赵教授韵

新词唱彻。字字珠玑屑。

更有张颠草圣,何止是、成双绝。金粟如霏雪。

扫地为芳席。且令诸公一笑,怕明夜、无此月。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其三)和刘架阁自昭韵

杯中吸月。桂树飞琼屑。

莫道胡床老子,怕风露、向凄冽。回首云娥折。

老大成痴绝。且醉今宵光景,莫容易、向人说。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句(其三)

可堪收拾归屏枕,颇欲浮沈付酒杯。

形式: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