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遣江山助牧之,诗材犹及杜筠儿。
向来稍喜唐风集,今信樊川是父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池阳四咏(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唐代诗歌风格的推崇,尤其是对杜甫(杜筠儿)和樊川(杜牧)两位诗人的高度评价。"天遣江山助牧之",意味着大自然之美仿佛是上天特意安排来帮助杜牧创作诗歌,显示出对杜牧诗才的肯定。"诗材犹及杜筠儿",表明诗人认为杜牧的诗歌才华甚至可以与杜甫相提并论。"向来稍喜唐风集",表达了诗人一直以来对唐代诗歌风格的喜爱,而"今信樊川是父师"则直接表达了对杜牧作为自己诗歌创作导师般的敬仰。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唐代诗歌尤其是杜牧作品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深厚感情。
不详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君葺城楼望九峰,我能遍踏九芙蓉。
飞云捲雨输贤守,透月穿天乞老农。
夜泊清溪弄水亭,棹讴徐起月华明。
水晶宫畔西湖上,除却两邦无此清。
地占齐山最上头,州城宛在水中洲。
蜿蜒正作长虹堕,吸住江河万里流。
六一先生旧帅扬,分宁太史尹西昌。
只缘未睹红都胜,便似参谋待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