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温其对月之什

意根如乱苗,已薙仍复生。

读君对月吟,知君怀未平。

怀悽有丰恨,吟苦无和声。

雄豪睨一世,失路鸿毛轻。

所以达观士,荣枯两忘情。

苍苍古松林,下有寒泉清。

醉倒石上眠,山禽唤人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心意像杂乱的草苗,已经修剪过还会再生。
读你对着月亮吟唱,知道你内心并不平静。
你的忧郁充满深深的遗憾,吟诵中透出苦涩,无人应和。
你豪迈地睥睨世间,但失意时却看轻自己如同鸿毛。
因此,通达的人能看淡荣辱,忘却情感的起伏。
在那古老的松树林下,有一股清澈的冷泉。
喝醉后倒在石头上睡去,山中的鸟儿呼唤着你去耕作。

注释

意根:内心深处。
乱苗:杂乱的草丛象征烦恼。
薙:修剪。
仍复生:再次生长。
君:你。
对月吟:对着月亮吟诗。
怀悽:心情悲凉。
丰恨:深重的遗憾。
吟苦:苦涩的吟唱。
和声:应和的声音。
雄豪:豪迈。
失路:迷失道路。
鸿毛轻:看轻自己。
达观士:通达之人。
荣枯:荣华与衰败。
两忘情:忘记情感。
苍苍:苍翠。
古松林:古老的松树林。
寒泉清:冷冽的清泉。
醉倒:喝醉后倒下。
石上眠:在石头上睡觉。
山禽:山中的鸟。
唤人耕:呼唤人去耕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子翚的作品,名为《和温其对月之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郁情怀和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意根如乱苗,已薙仍复生”表达了内心的情绪波动,如同杂乱无章的小草,不断地被剪裁却依然顽强生长。这里的“意根”暗指作者内心深处对往事或失落之物的牵挂。

“读君对月吟,知君怀未平”通过诗人读到朋友在月下吟咏,感受到朋友依旧心中有未解的忧愁。这里的“对月吟”既是朋友的情感抒发,也是作者自己情感上的共鸣。

“怀悽有丰恨,吟苦无和声”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不平之气,虽然心中充满了沉重的怨恨,但在表达这些情感时,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声音与节奏。

“雄豪睨一世,失路鸿毛轻”中,“雄豪”指的是那些有才华、有抱负的人,他们对世事看得很高,甚至超然物外。然而,这种超脱也让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感到迷茫和轻视,如同秋天的鸿毛般无重。

“所以达观士,荣枯两忘情”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看破红尘、超越世俗荣辱的人的赞赏。这些达观之士,对于荣耀与枯萎都能淡然处之,不再有过多的情感牵绊。

“苍苍古松林,下有寒泉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山水画面,古老的松树郁郁葱葱,下方流淌着清澈的泉水。这里不仅是景物的写实,更透露出诗人心灵深处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寻求。

“醉倒石上眠,山禽唤人耕”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一种解脱。他借助酒精饮至酩酊大醉,在石头上沉沉睡去,而周围的山林之声,如同远方传来的呼唤,让他心灵得以暂时摆脱尘世的牵绊。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朋友情感的共鸣,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一种超越尘世烦恼、寻找心灵平静之路的表达。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和熊叔雅四咏(其一)石峰春霭

寒山远欲无,春在冥濛处。

何如扫浮阴,尽放岧峣露。

形式: 五言绝句

和熊叔雅四咏(其二)清湖骤雨

快雨不相期,平湖忽萧飒。

坐久日明檐,繁声静中灭。

形式: 五言绝句

和熊叔雅四咏(其三)潭溪秋碧

秋空晚自明,孤烟澹难起。

适意一枝筇,时来对寒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夜过王勉仲家宿酒数行为作此歌

遥林带雪迷村疃,伶俜一马行无伴。

故人家住丁坂头,停骖邂逅成清款。

犯寒知我犹空腹,地炉然薪架红玉。

花瓷汤酒欲生香,竹外庖厨闻剁肉。

夫君不有中馈贤,咄嗟办此何神速。

酒酣意气悲荆棘,尚忆朱甍旧时宅。

豺狼得志竟何成,至今人骨如霜白。

乱离少有阖门在,漂荡俄惊五年隔。

数亩荒田已失耕,一间茅屋仍留客。

客情主意欢难尽,短腊穷冬春欲近。

明朝分手更愁人,且覆清觞莫留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