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时思堂(其二)》,通过“春雨秋霜”、“伤心舞綵”、“六簋陈祠祭”和“承欢菽水时”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已故亲人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春雨秋霜系所思”,春天的细雨和秋天的寒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引发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思考。“系所思”则强调了这些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紧密联系。
“伤心舞綵竟无期”,“舞綵”可能指的是某种仪式上的装饰或表演,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或与亲人共度的欢乐时刻。然而,“竟无期”表明这样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无法再续,让人心生伤感。
“后来六簋陈祠祭”,“六簋”是中国古代祭祀时摆放祭品的器皿,数量为偶数,通常为六件,象征着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这句诗描述了后人在祠堂中进行祭祀的情景,通过“陈”字表现了对先人遗志的传承和对过往生活的追忆。
“得似承欢菽水时”,“承欢”意味着在父母膝下尽孝,享受天伦之乐;“菽水”则是指简朴的生活,比喻在平凡生活中与亲人共享的温馨时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再次回到与亲人共度的快乐时光,享受亲情的温暖,但这种愿望却难以实现,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逝去时光和已故亲人的怀念,通过自然景象、祭祀仪式和家庭生活场景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世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亲情珍贵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