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投檄巴陵本为亲,迟留方拟问通津。
一官粗报平生志,万里俄倾未老身。
里棘岂堪栖凤驻,冢花重叹卧麟新。
我惭李汉无才望,敢效韩编作序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所作的挽诗,悼念的是他的友人刘主簿。诗中表达了对刘主簿的深深哀悼和对其才华的敬仰。
首句“投檄巴陵本为亲”描绘了刘主簿原本为了亲近家人而前往巴陵任职,但未能如愿;“迟留方拟问通津”则暗示了他或许在途中遭遇了不幸,未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接着,“一官粗报平生志”表达了诗人对刘主簿一生抱负的肯定,认为他即使只担任了一小官职,也基本实现了他的理想。
“万里俄倾未老身”感叹刘主簿英年早逝,壮志未酬,万里行程却突然结束了生命。“里棘岂堪栖凤驻”以凤凰比喻刘主簿的高洁,表达对他的惋惜,意指他在平凡之地无法长久停留,暗示了他的不凡。而“冢花重叹卧麟新”进一步渲染了哀悼之情,用麒麟的新坟来象征刘主簿的早逝。
最后两句“我惭李汉无才望,敢效韩编作序人”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对刘主簿的敬仰。诗人说自己愧不如李汉有才德,不敢像韩愈那样为他人作品作序,以此表达对刘主簿身后事的郑重对待和对其文学成就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故人的哀悼,也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和敬仰之情。
不详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雁行场屋久联翩,赋客终为桂籍仙。
鸾诰已封慈母贵,鲤庭仍见世科传。
转头生死归何地,反掌荣枯欲问天。
贱子门阑方有托,惊嗟梁木忽先颠。
辛苦平生学,儒科志稍酬。
路遥车折轴,夜半壑亡舟。
士惜鸰原尽,亲悲鹤发留。
传家幸有子,门户可无忧。
剑浦昔名族,湘川今世家。
簪缨方赫奕,里巷正光华。
岂意有馀庆,翻成不足嗟。
哀哉天道远,福禄一何差。
声猷惊俗旧,科第策名新。
筮仕甫从志,辞官复为亲。
谁期一朝患,遽殒百年身。
平昔经纶事,而今已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