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粲十万艘,日夜随东流。
常平贯虽朽,还作苏民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而富有民生关怀的画面。"白粲十万艘"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数量庞大的粮食(可能是米或谷物)如同船只般沿着江河日夜向东流去,显示出丰收的景象。"常平贯虽朽"中的"常平贯"是指古代政府用于平抑物价的储备粮,即使这些储备可能已经陈旧,但诗人强调它们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作苏民不"表达了这些粮食能够救济百姓,帮助他们度过困苦,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政策效果的肯定。整首诗简洁明快,寓含深意,体现了宋代诗人彭龟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不详
豪家低昂心,常对时亏盈。
卓氏一窖粟,杀人视长平。
一冤旱三年,此理乃无欺。
乖和自相召,天意容何私。
天子治平切,一贤远王畿。
朝廷岂不重,赤子贫无依。
扶舆磅礴满清虚,未必山川独有馀。
欲识秀盘无尽处,吟风弄月得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