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偶得示妹陈文学继揆五章(其三)

寄想偶述作,罔非阅历言。

集丝成一机,丝丝各有端。

千人皆被衣,不究衣之原。

但云粗者绤,精者为罗纨。

一物众所竞,真识求尚难。

或复众弃之,讵即蒯与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读书偶得示妹陈文学继揆五章(其三)”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姚燮之手。全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织布、穿衣等,巧妙地引出对知识、真理追求的深思。

首句“寄想偶述作,罔非阅历言”,开篇点明了诗歌是作者在日常思考中偶然记录下来的心得体会,这些体会都是基于个人的生活经验。接着,“集丝成一机,丝丝各有端”形象地比喻知识的积累如同将一根根细丝编织成布匹,每根丝都有其独特的起点和终点,象征着知识的来源和发展的过程。

“千人皆被衣,不究衣之原”指出人们普遍穿着衣物,却很少去探究衣物的制作过程和材料来源,暗示了人们对知识的接受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接下来,“但云粗者绤,精者为罗纨”进一步阐述了知识的层次性,强调了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物众所竞,真识求尚难”则揭示了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难以获得真正的认识。最后,“或复众弃之,讵即蒯与菅?”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了一些被大众忽视的知识或观点,提醒人们要保持开放和批判性的思维,勇于探索未知。

整首诗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了对知识获取和理解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和学习,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读书偶得示妹陈文学继揆五章(其四)

此言吾实狂,亦未免于拙。

愚者闻未知,智者听不屑。

生性无讳藏,终难扪吾舌。

笑彼忮险人,违心竞流别。

门户似显防,制度实阴窃。

牛溲难作醨,鼠璞几为玦。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读书偶得示妹陈文学继揆五章(其五)

恝焉念吾子,才敏勤读书。

相逢析疑义,往往能起予。

世道纷百歧,定足观其初。

志满健卒班,谁当帅之渠?

丰年裕佳稻,筑仓正堪储。

既富亦弗骄,深藏宜若虚。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置酒

置酒帘阴坐觉单,沸来蟋蟀似流湍。

风尖月瘦秋溟老,竹密苔深夜气酸。

感到无心琴一抚,醉疑上颊镜重看。

孤灯易炷宵难尽,不怨宵长怨被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重阳

插帽黄花满,供人笑口开。

频年凄雨梦,此日故园杯。

得酒閒须醉,吾亲健未衰。

登高何处便,咫尺有城台。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