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
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
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
袈袍不限侵门水,十载何人坐象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江心寺》,描绘了江心寺的景象。首联“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想象寺庙由龙宫得来,历经五百年的沧桑,与周边的城郭树木和乡村炊烟融为一体,富有神秘色彩。颔联“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描绘了寺庙周围茂密的树林仿佛从江水中升起,而两座塔则曾高耸入云,支撑着半边天空,展现了寺庙的宏伟壮观。
颈联“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细腻描绘了寺庙环境的宁静,石头被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夜晚的磬声伴随着月光洒在渔舟上,显得静谧而深远。尾联“袈裟不限侵门水,十载何人坐象筵”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僧袍的影子延伸到门外的水面,十年间又有谁还能在此享受象宴般的盛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江心寺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历史变迁和静谧氛围,寓含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不详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旧梦仙山驾海鳌,飞梅如剪柳如缫。
千门疑是繁星落,九陌不知明月高。
零乱遗钿空宿草,升平叠鼓散春涛。
寒灯寥落残书在,独抱荒愁寄浊醪。
江风吹梦到书楼,楼外新鸿数点秋。
葛老巾山空落照,晋时带水尚东流。
鱼虾市散荒烟合,鸟雀门深细草幽。
何处一声长笛起,觉来独客在沧洲。
七十五松在,当年手植翁。
龙髯云满壑,鹤唳月当空。
三品非秦爵,诸郎有晋风。
夜深清籁发,归佩玉丁东。
村酒沽来浊可斟,扁舟过雨系枫林。
午香吹稻海田熟,秋蔓引菰茅屋深。
天地暗尘归客鬓,江湖斜日动乡心。
衰年自笑为形役,空羡閒鸥卧水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