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四首(其三)

倚天照海倏成空,脆薄原知不耐风。

忍见化萍随柳絮,倘因集蓼毖桃虫。

到头蝶梦谁真觉,刺耳鹃声恐未终。

苦学挈皋事浇灌,绿阴涕尺种花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诗人陈宝琛所作的《感春四首(其三)》。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感慨。

首句“倚天照海倏成空”,形象地写出春天阳光明媚,照耀海面的壮丽画面,但转瞬即逝,暗示世事无常。接着,“脆薄原知不耐风”借物喻人,表达人生如脆弱之物,难以抵挡岁月的风雨。

“忍见化萍随柳絮”进一步描绘春天的变化,柳絮飘飞,萍踪难定,象征生命的无常和漂泊。“倘因集蓼毖桃虫”则寓言谨慎之意,告诫人们要像对待害虫一样警惕生活中的困难。

“到头蝶梦谁真觉”暗示人生如梦幻泡影,难以把握真实;“刺耳鹃声恐未终”则以杜鹃鸟的啼声凄厉,象征哀愁与不祥之事可能还未结束。

最后两句“苦学挈皋事浇灌,绿阴涕尺种花翁”,诗人以勤奋学习和种植花草的老翁自比,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尽管人生短暂,但仍要积极耕耘,珍惜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寄寓了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春四首(其四)

北胜南强较去留,泪波直注海东头。

槐柯梦短殊多事,花槛春移不自由。

从此路迷渔父棹,可无人坠石家楼?

故林好在烦珍护,莫再飘摇断送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婉女随婿入都过苏省亲送至上海(其一)

远送踰千里,风涛益汝悲。

欲归诚不易,相见定何时?

弱质殊堪念,柔肠强自持。

亦思淩勃碣,北望奈吾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婉女随婿入都过苏省亲送至上海(其二)

汝婿趋庭乐,还朝正及春。

传家先志节,报国恃精神。

黻佩宜相敬,齑盐要耐贫。

宣南巢好在,回首听鸡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依韵奉和枚如年丈过鳌峰访荷花之作

风云人世朝朝变,绨椠山斋岁岁新。

有月肯临池上酌,与花同享坐中春。

难从残劫徵遗献,惭对凉波托幸人。

独树童童亭九曲,偕寒许结后凋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