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里骄阳稼穑枯,人心穷极但天呼。
须烦岩壑为霖手,下泽苍生慰海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秋天的景象,天气炎热,农作物因缺水而枯萎,人民心中充满了对雨水的渴望。诗人通过“须烦岩壑为霖手”表达了希望自然界能给予甘霖,以解干旱之苦。这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在灾害面前的无助与期待。最后一句“下泽苍生慰海隅”,则展现了雨水带来的生命力,润泽万物,给予边远地区以慰藉之情。
诗中对比鲜明,语言质朴而不失丰富的意象,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沉稳内敛与关切民生。王之道在这首诗中通过秋日旱情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自然界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感悟。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病怯酒杯微过量,瘦怜衣带颇宽痕。
伤心故国迷烟草,秋日荒凉处处村。
更穷诗债应难欠,纵懒书淫亦自添。
水外修眉横翠巘,试凭张敞画浓纤。
烟里山光陈水墨,云边日影乱青红。
新诗有画人难到,高压澄江五字工。
雨开繁菊金无价,风皱平池鉴有痕。
日暮客帆何处落,柿林西畔荻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