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乌曲

乌啼城上树,飞来复飞去。

乌去有时来,郎今在何处。

月出女墙头,乌啼碧树秋。

哑哑声不断,啼月过西楼。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城乌曲》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乌鸦在城墙上树间飞翔的情景,以及它们啼鸣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充满情感的氛围。

首句“乌啼城上树”,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乌鸦在城墙之上的景象,仿佛能听到它们的啼叫声回荡在空中。接着,“飞来复飞去”则展现了乌鸦自由飞翔的状态,既有生命的活力,又带有一丝孤独与漂泊感。

“乌去有时来,郎今在何处。”这两句诗将自然界的乌鸦与人类的情感联系起来,通过乌鸦的来去无常,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郎”字不仅指代乌鸦,也暗含了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一种期待与思念之情。

“月出女墙头,乌啼碧树秋。”月亮从城墙的缝隙中升起,照亮了碧绿的树木,乌鸦的啼叫声在秋夜中回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这里的“秋”字不仅点明了季节,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最后,“哑哑声不断,啼月过西楼。”乌鸦的啼叫声持续不断,似乎跨越了整个夜晚,直至月亮经过西边的楼阁。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声音的连续性,还隐含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广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乌鸦的啼鸣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鹤曲

缟素作衣丹作顶,夜夜月明看舞影。

今朝童子起开笼,不闻戛戛回天风。

缑山仙人吹凤琯,八极无尘綵云断。

何由振羽当我前,借骑一只蓬莱天。

形式: 乐府曲辞

骢马曲

御史骢,青连钱,嘶风刷电朝九天。

昨日街头人避马,今朝喋血车轮下。

后夜鸡鸣闻曙钟,绣衣又复骑青骢。

形式: 乐府曲辞

迎龙曲

朝迎龙,暮迎龙,旱火烧天龙在宫。

县官投牒石潭中,山南山北鼓逢逢。

蜿蜒跃入杨枝水,山云一缕随龙起。

龙未离山雨到城,城中三日不得晴。

明朝打鼓送龙去,愿龙十日行一雨。

种田有水刈麦乾,年年谢龙神亦欢。

形式: 乐府曲辞

送龙曲

迎龙来,送龙去,翠雾红云拥龙驭。

家家买纸谢龙神,甘雨应期龙有灵。

明珠之宫紫贝阙,碧潭无声湛秋月。

愿龙在山云在天,岁岁谢龙歌有年。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