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张方洲太守慰予室燬临行赋赠(其二)

宿草回青柳放芽,东风随物付繁华。

旧时燕子今何处,已自衔泥过别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变迁,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流转。

首句“宿草回青柳放芽”,以“宿草”象征着冬日的枯萎与沉寂,而“回青”则预示着春意的复苏与新生,柳树的嫩芽则是春天生命力的象征,整个画面充满了希望与活力。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变化,从“宿”到“回青”,从“枯萎”到“新生”,展现了自然界由冬入春的转变过程。

次句“东风随物付繁华”,进一步描绘了春风的温暖与生机,它不仅吹拂万物,还赋予了它们繁盛的生命力。这里的“物”泛指一切受春风影响的事物,包括花木、草丛、田野等,春风的到来使得万物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后两句“旧时燕子今何处,已自衔泥过别家”,将视角转向了季节更替中的生物变化。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它们的迁徙与回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诗人通过燕子的离去与归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燕子“已自衔泥过别家”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程中离别与重逢的隐喻,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海盐张方洲太守慰予室燬临行赋赠(其三)

催花小雨湿春衣,江海茫茫越鸟飞。

乐事赏心浑忘却,独将清泪送君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湖上暮归(其一)

朗月微明敛夕霏,水禽将宿未惊飞。

画船去后笙歌歇,贪看湖光缓缓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湖上暮归(其二)

鸭禽呼去水云空,香滴蘋花露气浓。

僧寺茫茫看不见,暮烟生处忽间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葵花

黄裳采采露盈盈,清挹华房沆瀣生。

汉武若先知此味,不教云表立金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