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越所作的《次林员外新店驿壁间三首(其一)》中的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公道与正义的坚持。
首句“谏书佛骨表,滇海即潮州”描绘了友人曾为国家谏言,其事迹如同佛骨般珍贵,影响深远,从云南的滇海直达潮州,象征着其影响力之广。
“正气三千丈,斯文第一流”赞扬友人拥有高尚的正气,其学问和品德都达到了一流的高度,犹如高耸入云的山峰,令人仰望。
“故交无客送,公道有人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其坚守公道精神的赞美。即使没有宾客相送,但公道与正义却有人铭记并传承。
“慨想逢迎辈,闻风死亦羞”则批评了那些逢迎拍马的人,即使他们知道友人的高尚品质,也因畏惧或不屑而选择逃避,甚至在听到友人的事迹后感到羞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友人与逢迎之辈的行为,展现了对友人高尚品质的颂扬和对公道正义的坚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道德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