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创作的《和甄云卿诗(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忧虑和希望再现盛世的情感。
"旰食延英责太平,小臣忧国思茫冥"两句,通过描绘早朝的宴席延续到日落时分,皇帝与大臣们讨论国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作为小臣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渴望太平的愿景。
"千秋鉴在开元录,十渐书留贞观屏"两句,以历史的镜鉴自省,将唐代开元、贞观年间的盛世作为衡量标准,暗示诗人希望能够重现那个时期的繁荣与和平。
"莫笑戆愚如汲黯,无宁龌龊似陶青"两句,是诗人自嘲自己的浅陋无知,不敢妄自菲薄,又比喻自己像古代的贤者汲黯、陶渊明那样淡泊名利。
最后,"何时再见东都会,万国衣冠拱帝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恢复昔日京都(东都,即开封)繁华景象的向往,以及希望四方来朝的盛况重现。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对比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