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忆兰

声咽瑶琴,梦回远水,空教立尽斜阳。

渺渺予怀,所思雾袂风裳。

心情欲托春风诉,怕春风、不到潇湘。

悄无言,一度沉吟,一度思量。

闲窗读遍离骚句,向香边摩拟,画里猜详。

一往情深,美人宛在中央。

碧云飞去秋无迹,又依稀、月淡烟凉。

尽销魂,幽抱谁通,幽怨谁偿。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忆兰》是清代词人宗婉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意象丰富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开篇“声咽瑶琴,梦回远水”通过琴声的低沉和梦境中的遥远水面,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寂寥的氛围。接下来,“空教立尽斜阳”描绘了词人在夕阳下孤独站立的画面,寓言了等待的无果。

“渺渺予怀,所思雾袂风裳”运用了朦胧的意象,将思念之情比作雾中的衣袂和风中的轻纱,显得飘渺而难以触及。词人试图借春风传达心声,却又担心它无法抵达对方所在之地——潇湘,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悄无言,一度沉吟,一度思量”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内心独白,无声的沉吟和反复的思考,表现出词人内心的痛苦与纠结。接下来,词人通过“闲窗读遍离骚句”,寄托自己的情感于古代文人骚客的诗句中,寻找共鸣。

“向香边摩拟,画里猜详”描述了词人对着香炉和画卷想象对方的容颜,试图从文字和画面中捕捉对方的影子。然而,“碧云飞去秋无迹,又依稀、月淡烟凉”则暗示了距离的遥远和时光的无情流逝,使得思念之情更加凄凉。

最后,“尽销魂,幽抱谁通,幽怨谁偿”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无法传达的思念和无人理解的幽怨,情感悲凉而深沉。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怀念,以及这份感情的孤独与无奈。

收录诗词(58)

宗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江东去.海舶书怀

海波不作,水天外、一望茫然无际。

万顷琉璃人倒影,濯尽脂香粉腻。

振袖临风,飞觞酹月,大有髯苏意。

铜琶铁板,许侬也吐豪气。

休为萍泊他乡,故园荆棘,满腹生牵系。

屈指年华过半百,须识浮生如寄。

历尽艰难,从今应悟,离合悲欢理。

学书学剑,有儿幸亦磨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花影

移来画里,看亭亭袅袅,东风难捲。

帘角墙阴曾省识,横把月明界断。

如此朦胧,者般黯淡,幽梦谁为伴。

悄然无语,夜深飞上窗畔。

遥忆几曲栏杆,几重台榭,几处闲庭院。

非雾非烟香气袭,望去模糊一片。

满地春痕,露凉风紧,心事添凄惋。

西楼月落,化为云气而散。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花光

百花丛里,看神光离合,共矜明媚。

晕入东风春欲笑,不定香痕如水。

暖处扬辉,晴边散彩,天气浓于醉。

看朱成碧,倏而非紫非翠。

闻说绮陌芳尘,艳魂飞处,荡得春阴碎。

一队钿车相照耀,人果能如花否。

作意摇红,牵情漾碧,那解伤憔悴。

饧箫休弄,恐将霞影惊坠。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望湘人.秋意

渐秋容黯淡,秋气寂廖,断烟疏雨时候。

落叶敲窗,乱峰锁梦,梦与叶声同坠。

病感三分,二分中酒,一分憔悴。

听雁声、远过潇湘,暗把秋魂惊碎。闲上高楼独倚。

正秋风袅袅,洞庭波矣。

叹吟到离骚,怅望雾鬟云髻。夕阳林杪,暮云天际。

一片苍凉之意。目渺渺、不见湘君,岸草汀兰谁寄。

形式: 词牌: 望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