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富贵爨炊蜡代薪,贫家读书夜无灯。
案头寒雪三光白,欲益披卷未所能。
长绳难系青春日,功业良由勤苦得。
獬冠他日立朝端,寒士声名满邦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鲜明的社会对比图景。开篇即以“富贵爨炊蜡代薪,贫家读书夜无灯”两句,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富裕家庭用蜡烛取暖,而贫穷之家连照明用的灯都没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表达了对贫困学子的同情,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接着,“案头寒雪三光白,欲益披卷未所能”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在严寒冬夜中的艰难处境。案头积雪反映了室内的寒冷,而“欲益披卷未所能”则表明了他虽然渴望继续阅读,但却因为缺乏光线和温暖而不得不暂时放弃。
诗中还有一种时间流逝与青春易逝的情感,“长绳难系青春日,功业良由勤苦得”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的珍惜以及对未来成就的渴望。长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而“青春日”则是宝贵而易逝的时光。这两句强调了通过勤奋和苦干才能获得成功的事业。
最后,“獬冠他日立朝端,寒士声名满邦国”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荣耀的憧憬。诗人希望有一天能戴上官帽(獬冠),在朝廷中占据高位,同时也期待着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能够获得声名远播,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富贵与贫困、冷暖和光明与黑暗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理想实现之间张力的一种深刻感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期待和希望,那就是未来能够有所成就,并且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现状。
不详
一名景山。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西湖无舟波冻合,孤山照人如玉立。
太守徒行访隐君,门前净扫茶烟湿。
坐谈会公幽怀开,寒梅吹香当酒杯。
隐君平生厌城市,雪霁何妨公再来。
有唐御极天所命,蠢尔孽臣作枭獍。
克壮谋猷断乃成,出师不愁天雪盛。
衔枚夜渡张柴村,西平有子国有孙。
悬弧不固兵径入,擒取渠魁献至尊。
子卿远使匈奴国,持节堂堂不肯屈。
置之深窖死为神,饥齧毡衣渴饮雪。
但怀忠赤自通神,未必长伴羝为群。
西风吹堕上林雁,白发归来有麒麟。
冯夷剪水飞九垓,琼花万树先春开。
玉堂学士爱清味,取雪烹茶真快哉。
堪笑娇娥党家妓,歌舞但知趋富贵。
岂知吾儒俭素心,不誇文绮膏粱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