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假寐图

十九年间堕渺茫,饥来齧雪齿生香。

一心只梦飞归国,双眼何曾看见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苏武牧羊假寐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首句“十九年间堕渺茫”,描绘了苏武在匈奴牧羊长达十九年的孤独与寂寞,时间的漫长使得一切变得模糊而遥远。“堕渺茫”三字,既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环境的艰苦和心灵的孤独。

次句“饥来齧雪齿生香”,写出了苏武在极端饥饿时,嚼食冰雪的情景。这里的“齧雪”不仅表现了生存条件的恶劣,更体现了苏武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毅力。同时,“齿生香”一词,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下,苏武对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后两句“一心只梦飞归国,双眼何曾看见羊”,进一步揭示了苏武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回到自己的国家,哪怕只是在梦中。这种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超越了物质的困苦,成为了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力量。同时,通过“双眼何曾看见羊”这一细节,反衬出苏武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他对自由回归的强烈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苏武牧羊生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坚韧与忠诚,更蕴含了对国家和民族深厚情感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苏李泣别图

同为武帝一时人,忠逆分违感慨深。

早信子卿归汉去,泪痕滴滴滴黄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司马相如题柱图

初上升仙何慷慨,重来衣锦颇从容。

男儿意气当如此,透过禹门方是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张骞乘槎图

牛女宫中事若何,亲身曾得上天河。

逢人莫说支机石,漏泄苍苍意已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翟公交情图

翟公冷语久逾新,汉世交情古亦今。

不被死生贫贱转,此时方始见人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