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

牡丹自古能倾国,魏紫姚黄斗颜色。

歌钟对赏庭院誇,一种不及罗浮花。

灵砂九转丹炉底,服后姿容妙无比。

骚人题诗笔如刀,认桃疑杏才非高。

石家金谷珊瑚拆,醉酒谩誇双耳热。

玩芳今有奇男子,胆瓶插向东风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红梅》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描绘了红梅的独特魅力与风骨。开篇以“牡丹自古能倾国”起笔,将红梅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提并论,暗示红梅同样拥有倾城之姿。接着“魏紫姚黄斗颜色”,以牡丹的名贵品种来衬托红梅的艳丽,进一步强调其非凡之美。

“歌钟对赏庭院夸”,描绘了人们在庭院中欣赏红梅时的欢愉场景,仿佛音乐与钟声都为之增色。“一种不及罗浮花”,通过对比,突出红梅的独特之处,似乎比其他花卉更胜一筹。

“灵砂九转丹炉底,服后姿容妙无比”,运用神话般的元素,比喻红梅如同仙药一般,服用之后能使人容貌更加美丽,增添了红梅的神秘色彩和吸引力。

“骚人题诗笔如刀,认桃疑杏才非高”,这里借用了骚客题诗的情景,赞美红梅的美不仅超越了桃李,连文人的笔下也难以完全捕捉其神韵,体现了红梅的高雅与独特。

“石家金谷珊瑚拆,醉酒谩夸双耳热”,引用历史典故,将红梅与古代贵族的奢华生活相联系,强调其不仅是自然界的珍品,也是文化与艺术的象征。

最后,“玩芳今有奇男子,胆瓶插向东风里”,点明了红梅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更是文人墨客情感寄托的载体,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红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送王都司还浙江

自古将门应有将,虎头燕额封侯相。

功名载入凌烟编,姿颜写作云台像。

多君任子传世勋,平生攻武还攻文。

三千门下麟凤客,百万阃外貔貅军。

犬羊梗化黔黎苦,奉命总戎居督府。

钱塘江上晓吹笳,天目山前秋击鼓。

金兰契有陈元龙,荆州旧幕今喜逢。

从容未久又分别,表章要进蓬莱宫。

一麾东返承恩宠,南壮风霜王事重。

赠行欲表岁寒情,折得梅花向高陇。

梅花折得舍□先,雪香乱飘溪上船。

绿衣小鸟啼不歇,美人忽去心悬悬。

老我龙钟头已白,无才敢拟平原客。

勉赋新诗荐祖筵,一笑樽前醉欢伯。

形式: 古风

谢医士韩克赞

混沌既判成两仪,三才始分人在斯。

失于调摄乃疾病,药本旋生功周施。

天生神农辨百草,气味品尝甘苦知。

㕮咀脩合间汤液,难经素问来轩岐。

著书立言起后辈,济生往往何神奇。

医和医缓及扁鹊,长桑君过演上池。

张刘攻击虽可重,朱李补助同称宜。

曾闻先哲禀大老,不为良相为良医。

兹言百世不泯灭,景仰高风追者谁。

宋韩魏公伯休裔,流芳水木蕃宗支。

云孙医国得家学,年虽未老名先驰。

城南识人谢以德,子患寒疾多阽危。

众医阁手不能救,气息欲绝犹蚕丝。

多君疗治独容易,秘剂一投疾乃夷。

经旬伏枕忽能起,元气渐复回雍熙。

斯须室人复遘疾,疾势况当弥留时。

感君此际心不易,刀圭起死仍无辞。

今当报谢乏琼玖,过我蓬室求声诗。

嗟哉恒心古□□,宋清传作河东词。

今人即古古即今,善行所及皆可师。

况君父祖仕圣代,九天雨露恩沾滋。

清门遥遥衍华冑,金兰玉树荣新枝。

匡山绝胜董仙宅,杏林花煖东风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画

山茶水仙春满堂,梅花如雪凝清香。

沉深院落绣帘捲,日色淡□明青阳。

名门儿女爱物色,两两嬉戏阶庭傍。

画屏六曲暖生色,蹙金小帽斑衣裳。

雄雌锦鸡成一双,三五引雏雏作行。

相呼啄食最有义,警戒千古传诗章。

斯图本出汉臣笔,意匠妙绝无比方。

清河主人旧收得,转赠史君期宝藏。

我思作画如作诗,兴到便能追汉唐。

□品神品著变化,明珠岂能生夜光。

史君年壮未有子,喻物可以知弄璋。

燕山窦氏昔载□,五枝丹桂同芬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庆张惟东任阴阳正术

日月五星为七政,经纬守恒时乃定。

唐尧之世今再逢,法则古先有神圣。

璿玑玉衡系程度,主宰周流即溪径。

隅夷昧谷宅所司,东作西成循一命。

多君精选复精历,谈论义理求必胜。

一朝领荐趍帝乡,锦服乌纱照车乘。

东还此日到乡邑,眉寿拜亲增喜庆。

光风又入绮罗筵,白雪阳春听歌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