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病间答许殿卿》。诗中描绘了病中客居高斋的孤独与沉思,以及对远方友人来信的感慨。首联“病客高斋黯澹生,何来一札大梁城”以病中之人的视角,生动地展现了其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联系,通过一封来自大梁城的书信,引发了诗人的思绪。颔联“梦回沧海风云色,春落黄河雨雪声”运用浪漫的想象,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通过大海与黄河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波澜。
颈联“伏枕自须疑慢世,曳裾兼亦似逃名”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在质疑尘世的虚妄,寻求心灵的解脱,通过“伏枕”与“曳裾”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既渴望逃避世俗又难以完全摆脱的矛盾心理。尾联“可知枚马元同调,谁见千秋出处情”引用了汉代文学家枚乘和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风骨的向往,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在历史长河中,真正能理解并传承文人精神的人又有多少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