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代无名氏所作的《送神宫县黄钟宫来宁之曲》中的节选,它以庄重典雅的语言,描绘了祭祀仪式的盛大与虔诚。
“济济多仪,皇皇雅奏。” 开篇即以“济济”形容祭祀场面的庄严肃穆,“多仪”则表明仪式的繁复与严谨。“皇皇雅奏”则赞颂了音乐的庄严与和谐,为整个祭祀活动定下了崇高的基调。
“献终反爵,荐馀彻豆。” 描述了祭祀过程中的献祭环节。这里的“献终”可能指的是最后的献祭,“反爵”和“彻豆”则是指将祭品归位或撤下,这一系列动作体现了对神灵的恭敬与尊重。
“神监昭回,有秩斯祐。” 这两句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期待。在祭祀中,人们相信神灵会通过“昭回”的迹象(如云彩、星辰等)来回应人们的祈求,而“有秩斯祐”则意味着秩序井然的祭祀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
“无疆之福,申锡厥后。”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里“无疆之福”象征着无限的福祉,“申锡厥后”则是希望这些福祉能够延续给后代,体现了祭祀活动对于家族、社会乃至更广阔群体的长远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未来福祉的期盼,是金代祭祀文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