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纪时行

孟春朔日雷声发,雷后兼旬雨不歇。

仲春之朔近春分,一夜风雪四山白。

丰歉气候看春头,乃今变异连两月。

阴阳磅礴天地閒,自有常程更闭泄。

今此胡为颠倒行,阖阖万物失其节。

欲一出门泥泞深,巡檐问天天默默。

老农忽从何处来,谓见岁时记中说。

鸡旦之雷虽非时,犹曰其占多黍稷。

今朝有雪却非宜,米价当踊民食缺。

吉者未几凶者继,所喜转为忧惙惙。

向来好事多不应,才说乖證不可活。

黯然相对尚何言,但愿所应在雷不在雪。

形式: 古风

翻译

初春时节雷声起,接连二十天雨不断。
仲春月初接近春分,一夜风雪覆盖了四面山岭。
丰收还是歉收看春季,如今气候变化连续两个月。
阴阳之力充满天地间,自然规律交替显现和收敛。
为何现在秩序混乱,万物失去应有的节奏。
出门一步满是泥泞,询问苍天却无声回应。
老农忽然出现,他说曾在岁时记录中读到。
虽然早春打雷不合时令,古人认为预示着五谷丰登。
今日降雪却不是好兆头,粮价上涨,百姓粮食短缺。
吉祥之事接踵而来,紧接着却是凶险,喜悦转为忧虑。
以往的好事往往不灵验,刚说的悖论似乎无法反驳。
我们相对无言,只希望应验的是雷而非雪灾。

注释

孟春朔日:初春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
雷声发:雷声响起。
兼旬:二十天。
雨不歇:雨持续不断。
仲春之朔:仲春的第一个月。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中间。
阴阳磅礴:天地间的阴阳力量旺盛。
闭泄:收敛或释放。
胡为:为何。
阖阖:形容事物失去平衡。
巡檐:绕屋檐行走。
天默默:苍天无声。
岁时记:记载季节变化的书籍。
鸡旦之雷:早春的雷声。
占:占卜。
米价当踊:粮价应上涨。
民食缺:百姓粮食短缺。
吉者未几:吉祥之事不多久。
凶者继:接着是凶险。
向来:一直以来。
黯然相对:沮丧相对。
所应在雷不在雪:希望应验的是雷而非雪灾。

鉴赏

这首宋诗《前纪时行》是陈著所作,通过对孟春时节雷声初发、雷后多雨,再到仲春春分前后风雪交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异常气候的忧虑。他指出丰歉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而此时的天气变异连续两个月,打破了常规。诗人质疑为何自然规律被颠倒,导致万物失去节律,如出门即遇泥泞,天公无语。

诗人引用老农的话,提及古代关于春雷的占卜,虽然春雷不合时令,但通常预示着丰收。然而,今朝降雪却不是适宜的时节,暗示可能带来粮价上涨、民生困苦。诗人担忧吉祥未至而凶兆接踵,乐观转为忧虑。他感叹以往的好事并未应验,且现实与预测相悖,令人沮丧。最后,诗人无奈地表达,只希望自然应有的征兆是雷而非雪,暗含对恢复正常秩序的期盼。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春夜梦中得四句

北海座上客常满,陈平席门车亦多。

贫富不关交际事,二公门户亦山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癸未冬至后与妻对酌偶醉遂赋

买臣卖薪妻见弃,高凤嗜学遭妻詈。

我穷到骨累百指,黎藿并日一发气。

妻自执爨谋馀生,诸儿忍寒结饥肠。

有时我痴笑问妻,妻亦笑答贫其常。

听之不觉一绝倒,不谓此道君亦晓。

满天地间皆浮尘,消磨不尽惟此道。

低头拱手说与妻,孟光举案与眉齐。

当时岂缘醉饱故,深远滋味出盐齑。

而况今日为何日,我年今年已七十。

我妻之年虽少我,老心古道天与质。

偶然得醉平生欢,醉中写与诸儿看。

人閒不必问贫富,须信关雎为造端。

形式: 古风

看花吟

少陵野老老更痴,看花看开千万枝。

安乐窝中打乖叟,看花只看半开时。

二贤看花各有意,我亦有意看离披。

红飞换得绿阴出,潇洒颇与老眼宜。

麦风扬尘野色秀,梅雨蒸叶香气滋。

避人好鸟著巢稳,争春蜂蝶今何之。

本来生意无间断,静看游戏造物儿。

不观圣人画剥卦,剥穷于上复下随。

嗟乎人事正如此,盛非终盛衰非衰。

衰盛相乘乃常理,盛不必喜衰奚悲。

谁知世情偏喜盛,我看花衰我自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绝句

窗晴雨淋沥,花空春寂寞。

梦回人不见,愁重酒消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