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中秋

妆阁调笙,高城吹角,奏出泬寥天气。

念老子、平生逸兴,南楼堪醉。

小堂前、寒咽凉蝉,御沟畔、香残荷芰。天霁。

问西风摇落,有无桂子。且喜清樽相对。

试西洋宝镜,不遗纤细。兔可分毛,仿佛瑶宫阶砌。

莫轻放、一堕西岩,又凝伫、隔年嘉会。无寐。

任霓裳露冷,拼虚鸳被。

形式: 词牌: 月华清

鉴赏

这首《月华清·中秋》是明代末期清初词人梁清标的佳作。词中以中秋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妆阁笙歌、高城号角的音乐氛围,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秋意。词人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往昔豪情逸致的怀念,以及对清冷月色下独自饮酒的惬意。

"妆阁调笙,高城吹角"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热闹与寂寥,笙歌与号角交织出一种独特的节日气氛。接着,词人回忆起自己在南楼畅饮的时光,感叹此刻的宁静适合沉醉。"小堂前、寒咽凉蝉,御沟畔、香残荷芰"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凉和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天霁。问西风摇落,有无桂子",词人抬头望月,询问西风是否带来了桂花的香气,暗寓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接下来,他与友人举杯对饮,欣赏西洋宝镜般的明月,感叹其精细入微。"兔可分毛"一句,运用神话传说,形容月光皎洁如仙境。

然而,词人担心美好的时光易逝,提醒自己不要轻易错过眼前的美好,"莫轻放、一堕西岩",意味着珍惜当下。"又凝伫、隔年嘉会"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希望能在下一个中秋佳节再次相聚。最后,词人以"无寐。任霓裳露冷,拼虚鸳被"收尾,表达了在月夜中难以入眠的深情,即使露水已凉,也愿意独守这份清冷。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将中秋月夜的景色与词人的内心世界巧妙融合,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07)

梁清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琐窗寒.清明悼内

冷落韶华,又当禁火,皇州春丽。

神伤奉倩,尘积半床罗绮。

空零乱、麝粉薇浆,镜奁犹剩残膏腻。

任东风浩荡,飘飖素幔,吹人难起。遥睇。青郊外。

正杏粥初调,油车迤逦。轻烟晓散,对此更添憔悴。

忆去年、花满雕栏,凝妆小立晴窗倚。

到而今、细雨梨花,总酿成孤泪。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解连环.送李武曾之囗阳,次电发韵

帝城急雨。向秋风摵摵,客游西楚。

嗟枚叔、雪苑蹉跎,著短后衣轻,奚囊携去。

小试经纶,伴熊轼、朱幡行部。

吊濠梁战垒,是我当年,輶轩过处。问君舌仍在否。

羡翩翩书记,文中之处。

犹忆乐府新篇,展丽句乌丝,泠然忘暑。

匹马红亭,正满目、汀芦飞絮。

一任他、峥嵘骠骑,如何第五。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秋霁.九日

重上高楼,客载酒干林、又散晴霭。

殿角风铃,药阑残叶,昔日同游仍在。

年华顿换,金铺半映斜阳外。

徙倚处,肠断、西风心事偏无赖。

萸囊并佩、篱菊斜簪,旧岁秋光、恨难再。

叹如今、凄凉宝瑟,腰围频减沈郎带。

极目远山横浅黛。

倦凭飞槛,那堪对此茫茫,百端交集,一天疏籁。

形式: 词牌: 秋霁

摸鱼儿.咏窝丝饧,次陈其年韵

囗囗囗、升平节物,坊肆繁华重理。

大官珍珠流传久,饼饵当年曾嗜。春宵市。

空想像、梦华昔日残编底。今犹存此。

看雪片冰丝,攒成螺髻,贵与蔗浆齿。

天疱馔,宫监厨娘能记。玉盘争叹佳制。

诗中载得题酥处,旧说眉山苏子。谁当似。

似虞粣、侯鲭不数枫亭荔。筵间琐事。

入乐府新题,词人绣口,偏觉摹来细。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