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贺钦所作的《答守关陈司马谅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功业与理想追求的反思与自省。
首联“碌碌行藏两鬓星,甘心待尽水边亭”描绘了诗人一生辛劳,岁月如流,两鬓斑白,却甘愿在水边的亭子中度过余生,体现了其淡泊名利、安于隐居的生活态度。
颔联“匡时有志迂何补,学道无闻醉未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虽有匡时济世之志,但因迂阔而难以有所补益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他在学道修行的过程中,虽醉心于其中,却未能真正领悟真谛的困惑。
颈联“鄙陋敢知符梦寐,高明误许见仪刑”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自认见识浅薄,不敢妄言,但又渴望能像高明之人一样,成为他人效仿的榜样,这既是对自己的期许,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眼中好德陈司马,山海茫茫云树青”以陈司马为例,表达了诗人对品德高尚者的敬仰之情。尽管世界广阔,云树苍茫,但心中仍怀有对美德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生活、志向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状态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