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检正二首(其二)

忆昔都门道,光华辱宰卿。

丁宁话盐筴,纤悉见民情。

一别惊时论,三年想颂声。

祇今空老泪,难使浊河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挽陈检正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已故陈检正的深切怀念与追思。首句“忆昔都门道”,诗人回忆起往昔在京城道上的场景,引出对陈检正的追忆。接着,“光华辱宰卿”一句,既赞美了陈检正的才华与地位,也暗含对其为官之不易的感慨。

“丁宁话盐筴,纤悉见民情。”这两句描绘了陈检正关心民生、细致入微地了解百姓疾苦的情景,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勤勉与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丁宁”(叮嘱)和“纤悉”(细微),诗人强调了陈检正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与体恤。

“一别惊时论,三年想颂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陈检正分别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他的怀念之情愈发深厚。诗人想象着三年后,人们会传颂陈检正的美德与功绩,这既是对陈检正高尚品德的认可,也是对诗人自己情感的寄托。

最后,“祇今空老泪,难使浊河清。”诗人感叹于自己只能以泪水表达对陈检正的哀思,而无法改变世事的无常。这里以“浊河”比喻社会的不公与混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陈检正生前事迹的追忆,展现了他对民众的关怀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哭刘岳卿

曾说幽栖地,君家近接连。

要携邀月酒,同棹钓溪船。

遽尔悲闻笛,真成叹绝弦。

林猿催老泪,为尔一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诗饯陈兄朝章居士永归本宅授诸挽者

蚤岁醇儒业,中年居士身。

功名虚竹帛,德义满乡邻。

一笑藏舟失,千秋宰树新。

伤心耆旧传,那复有斯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宿石岊馆二首(其一)

春江日东注,我行溯其波。

扬帆指西澨,两岸青山多。

青山自逶迤,飞石空嵯峨。

绿树生其间,幽鸟鸣相和。

搴篷骋遐眺,击楫成幽歌。

独语无与晤,兹怀竟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宿石岊馆二首(其二)

停骖石岊馆,解缆清江滨。

中流棹歌发,天风水生鳞。

名都固多才,我来友其仁。

兹焉同舟济,讵止胡越亲。

舞雩谅非远,春服亦已成。

相期岂今夕,岁晚无缁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