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泰山的怀想与崇敬之情。诗人以“东岱摽秦观,遥空青未休”开篇,将泰山比作东方的岱岳,与秦观遥相对望,天空的青色似乎永无止息,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接着,“鸡鸣看日出,策秘想函求”,通过清晨鸡鸣时分观赏日出的场景,以及想象在山中探寻秘籍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知识探索的渴望。
“雾阙中天峻,黄河足下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雾气缭绕的山峰与高耸入云,黄河奔腾而过,形成壮丽的自然景观,进一步强化了泰山的雄伟形象。最后,“稷丘君若在,吾与拥琴游”,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古代圣贤如稷丘君一同在山中弹琴游玩的愿望,既是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精神追求和浪漫情怀。整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理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