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至村家

高原硗确石径微,篱巷明灭馀残晖。

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

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

前溪后谷暝烟起,稚子各出关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晚间归乡的田园风光图。"高原硗确石径微"一句,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质朴坚实的小路,这条小路似乎在向远方延伸,但又渐渐模糊不清,给人一种遥远而不可及的感觉。"篱巷明灭馀残晖"则是说夕阳余晖透过竹篱,投射在村巷之中,光影交错,显得温暖而又有些许孤寂。

"旧裾飘风采桑去"一句,诗人用“旧裾”来形容那些年久失修的田园劳作服饰,这些服饰在晚风中随意飘扬,仿佛是农妇们收割桑叶时留下的影子。"白袷卷水秧稻归"则描写了农人穿着洁白衣裳,在河边卷起水中的秧稻,准备带回家中,这里透露出一丝辛勤劳作后的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则是描写了田园生活的丰收景象。深绿的葭草环绕着溪流,农家牛群悠闲地躺在溪边休息;而田间则堆满了金黄色的麦子,小鸡在其中自由地飞跳,这些生动的情景体现出了诗人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深切情感。

最后两句"前溪后谷暝烟起,稚子各出关柴扉",则是说晚风中,溪流和山谷间升腾着薄雾,而孩子们则从家中的柴门走了出来,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安逸的生活画面,也反映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景刻画,展现了一个和谐、宁静的乡村晚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以及平凡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晚秋烟波

直于一丈素,写尽千里景。

云山杳杳已成秋,烟水漻漻方入暝。

君应无心得此画,我岂有言能尔咏。

形式: 古风

望云楼

南山北岭远如层,朝云暮雨浓若烝。

楼高百尺见万里,更有底事须来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梁山大雪

严风吹屋鸣,向晓尤凛冽。

应从北山上,一夜吹猛雪。

幽人不能饮,身体冷如铁。

空向龙具中,苦吟声不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梁信羯鼓小图

高梧间垂杨,玉宇极清邃。

三郎当殿坐,左右拥佳丽。

氍毹近香案,蹲兽吐碧穗。

宝几承画控,缤纷交綵袂。

花奴卷双袖,俯立前奏技。

君王顾之笑,轩庑动和气。

谁谓一尺素,写遍天上意。

听者定何如,观之犹解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