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减字木兰花·有赠》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对“酒人诗客”的描绘,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风貌。
开篇“酒人诗客。当日风流称作伯”,以“酒人诗客”点明主题,暗示了饮酒赋诗的文人形象,他们曾经在风流的时代中占据一席之地,被尊称为“伯”。这种称呼不仅体现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中他们风雅生活的怀念与追忆。
接着,“寂寞寒蝉。断砚乾毫老郑虔”,通过“寒蝉”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与前句形成对比,暗示了文人雅士在繁华过后可能面临的孤独与落寞。同时,将“断砚乾毫”与“老郑虔”联系起来,既是对古代文人郑虔生活状态的描绘,也是对当代文人处境的一种隐喻,表达了对文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须眉半皓。少日也能歌栲栳”,描述了文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外貌逐渐老去,但年轻时的才华与激情并未完全消逝,他们仍然能够以歌声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虽老犹壮的精神状态。
最后,“如玉人来。当作花儿照酒杯”,以“玉人”比喻来访的文人,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聚会中的优雅与魅力,同时也强调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如同美酒与鲜花相映成趣,增添了聚会的雅致与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雅士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心境与生活态度,既有对往昔风华的怀念,也有对当下孤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