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蹈海惜珠沈,归来偶溪涨。
忽见明月光,居然开老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友未遇,却在归途中偶遇溪涨,月光照耀下,一老蚌突然显露出明亮的光芒,这一景象触动了诗人的心弦,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通过“蹈海惜珠沈,归来偶溪涨”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访友未遇的失落比作海中珍宝的沉没,而归途中的意外发现则如同在溪水中偶然发现的珍珠,寓意着生活中的惊喜与转机。接着,“忽见明月光,居然开老蚌”这两句直接描绘了月光下的老蚌,仿佛在暗喻生活中不经意间的发现或领悟,能够带来心灵的启示和情感的释放。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含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感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之情。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春来花鸟意,父子各争新。
但启柴门看,人间大有人。
忠义乡中晓,充闾佳气新。
抱来应有志,天上石麒麟。
多生父子缘,一念恩情重。
为是顾非熊,还应入熊梦。
庭前一枝玉,庭表五色云。
莫轻襁中儿,它年万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