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姚绶所作,名为《书》。诗中描绘了书斋内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书者在静谧环境中与自然界的深刻交流。
首句“池水欲成墨”,以池水将干未干的状态比喻为即将研磨的墨汁,暗示了创作前的准备状态,营造了一种即将开始书写或创作的氛围。接着,“古碑临罢时”则进一步点明了创作的主体——书者,他刚刚完成了对古碑的临摹,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暗示了他在书法技艺上的深厚造诣。
“閒从崖石上,风雨挟蛟螭”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的元素,通过“閒”字,表现了书者在完成创作后,闲适地从书斋走向自然,与山崖、岩石、风雨乃至传说中的蛟龙、螭首等自然元素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这里的“风雨挟蛟螭”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美感,同时也隐含着书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他仿佛在与自然界的每一个元素进行着精神上的交流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书者在艺术创作与自然世界之间寻求和谐统一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