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人

少年锐气尽消磨,岁月相随醉梦过。

今古悠悠交道变,江山渺渺俗人多。

绝弦应为无知者,鼓瑟其如不好何。

从此诗筒频寄取,莺花时节莫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青春的锐气已被消磨殆尽,岁月陪伴着我们在梦境中度过。
自古以来,人情世故不断变化,广阔江山中世俗之人众多。
断绝琴弦大概是因为无人欣赏,弹奏瑟乐又能如何面对不喜欢的人?
从今往后,我将频繁通过诗筒寄送诗作,不要在美好的春花秋月时节虚度光阴。

注释

少年:年轻的。
锐气:旺盛的精力或才智。
消磨:消耗或磨损。
岁月:时间。
醉梦:沉迷于梦境。
悠悠:长久、深远。
交道:人际交往,人情世故。
江山:山河大地。
渺渺:众多、繁多。
俗人:普通人。
绝弦:断弦,比喻放弃或失去某种才能。
无知者:不理解的人。
鼓瑟:弹奏瑟。
好:喜欢。
诗筒:古代传递书信的竹筒。
频寄取:频繁寄送。
莺花时节:指春天花开的季节。
蹉跎:虚度光阴,耽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寄友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少年锐气尽消磨”描绘了青春年少的锐气在岁月中逐渐消逝,暗示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无奈。接下来的“岁月相随醉梦过”则以醉生梦死的生活态度,反映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消极和逃避。

“今古悠悠交道变”揭示了人情世故的变化无常,而“江山渺渺俗人多”则感叹世事纷扰,人心难测。诗人通过“绝弦应为无知者,鼓瑟其如不好何”这两句,寓言般地表达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

最后两句“从此诗筒频寄取,莺花时节莫蹉跎”,诗人鼓励友人即使在美好的春光中也不要虚度光阴,要保持联系,珍惜友情,传递诗意,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70)

连文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 字:百正
  • 号:应山
  • 籍贯:福州三山

相关古诗词

寄仲宝上人

一笑箫韶曲未终,清风杖锡欲何从。

不随轻絮飘流水,且作閒云过别峰。

昭庆寺前鸦绕树,馀杭山下鹤归松。

人来今雨闻消息,见说维摩带病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寄林处士景初

诗书岁月久,到老未忘情。

一自文风变,长忧雅道轻。

时人空见忌,圣主旧知名。

更有孤高节,冰霜无此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送介夫城居

曾赋隐居图,知君已定居。

移家重入市,引鹤自挑书。

烟雨生新梦,云山护旧庐。

但令风浪静,何处不堪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寄桐庐李华甫

客里光阴叹白驹,青山何处故人疏。

花开花落难逢笑,潮去潮来莫寄书。

北海酒深时自醉,西湖水浅晚堪渔。

新诗忽见因相忆,何日携琴话起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