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阁使知冀州

騕袅黄金络,春风北渡河。

将军守汉法,壮士发燕歌。

绿水塘蒲短,晴天塞雁多。

家声复年少,矍铄笑廉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骏马身披金色络头,春风中渡过黄河边。
英勇的将军坚守汉代律令,壮士高唱燕地战歌。
碧绿池塘边菖蒲短小,晴朗天空中雁群众多。
家族名声重振,年轻人般精神焕发,笑对廉颇般的老将。

注释

騕袅:形容骏马轻盈。
黄金络:金饰的马络头。
春风:温暖的春风。
北渡河:向北渡过黄河。
将军:领兵的将领。
汉法:汉代的法律和制度。
壮士:勇猛的战士。
燕歌:燕地的歌曲,可能指战歌。
绿水塘:清澈的水塘。
蒲短:菖蒲生长得短小。
晴天:晴朗的天气。
塞雁:北方边塞的大雁。
家声:家族的声誉。
复年少:重新焕发生机如少年。
矍铄:精神饱满,老而强健。
廉颇:战国名将,以老而有力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李阁使知冀州》,描绘了送别友人李阁使前往冀州任职的情景。首句“騕袅黄金络”,以骏马装饰华丽的络头起笔,展现了李阁使出行的豪迈与尊贵。接着,“春风北渡河”暗示了春天的旅程,春风拂过黄河,寓意着友人的仕途顺利。

“将军守汉法,壮士发燕歌”,通过比喻,赞美李阁使秉持汉代公正严明的法制精神,同时寄寓着壮志豪情,如同燕地勇士般慷慨激昂。接下来,“绿水塘蒲短,晴天塞雁多”两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边塞的辽阔与宁静,也暗含对友人赴任边疆的关切。

最后,“家声复年少,矍铄笑廉颇”表达了对李阁使年轻有为、老当益壮的期许,希望他能像战国名将廉颇一样,虽年事已高仍能保持锐气,为国家效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友人的勉励和期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李泰伯归建昌

推天以知命,自古岂不然。

桓魋及臧仓,尝毁圣与贤。

后人何蹈之,其事实好还。

君居麻源谷,学礼如郑玄。

声名久已大,籍籍四海传。

昨因丞相举,便谓升云烟。

朅来太学馆,食贫向三年。

忽怀枌榆下,归思独绵绵。

得告许暂往,落莫求楚船。

捋髯沧江上,仰看饥飞鸢。

谁识鹓雏志,閒诵庄叟篇。

喜问里中儿,重到旧林泉。

洗荡俗尘垢,焚烈跨马鞯。

不向世路去,徒取悉肠煎。

鸡豚粗可养,禾黍亦足田。

不惭莎衣虫,以叶自包缠。

及其饱满时,曷异冠貂蝉。

君意我强写,虽慕何由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李逢原

祢衡负其才,沉没鹦鹉洲。

李白负其才,飘落沧江头。

后亦多效此,才薄空羁囚。

文章本济时,反不能自周。

吾尝戒吾曹,慎勿异尔流。

臧仓毁孟轲,桓魋迫圣丘。

虽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

吾今重子学,无力荐公侯。

行当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泽

母老不择禄,一官勤夙兴。

长河未结冻,去客已怀冰。

露蝉不饱腹,志士甘曲肱。

远方人所畏,所畏非所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送李推官之岳州

昆崙燕子五两竿,雾露薄水平湖寒。

风帆美满八百里,夕从岳阳楼上看。

鱼跳鹭立月钩下,星斗烂烂垂栏干。

羽书不到樽俎里,蛮兵况去荆楚安。

试寻燕公旧赋笔,磨圭刻碧独可完。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