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吁嗟世事落黄间,倦矣人间行路难。
流水已随钟子老,仙舟徒羡李膺观。
从来豪杰为时出,到底功名耐久看。
大厦将成要梁栋,雪深方见玉龙寒。
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和对人生深刻感悟的诗。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功名难以永恒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慨。
"吁嗟世事落黄间"一句,用黄昏时分的景色比喻世事的凋零和人生的疲惫。"倦矣人间行路难"则表达了面对复杂人生,人们感到的困顿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流水已随钟子老,仙舟徒羡李膺观",借用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个人理想的无从实现。钟子是古代的计时工具,这里代表着时间的不断流失;而“李膺观”则可能指的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士李膺,他与他的朋友聚会,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从来豪杰为时出"一句,提醒我们历史上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出现。"到底功名耐久看"则是对这些英雄事迹持久不衰的一种赞叹。
最后两句"大厦将成要梁栋,雪深方见玉龙寒"用建筑和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与事业的建构。只有当基础稳固(即“梁栋”)的时候,大厦才能巍峨耸立;而在冬天的积雪之下,那隐藏的清澈溪流(“玉龙寒”)才会被发现,象征着内在的美好和坚韧不拔。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自然与人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乾坤不固夜舟藏,去跨青鸾觅玉霜。
东野诗随山月堕,龙门洒落冢泥香。
生传嘉祐皇储疏,死葬贞元绿绶章。
九些招魂招不返,黄昏豺虎啸山墙。
谩学狂吟试笔毡,惭无风度似僧虔。
五车不作黄金屋,方寸犹存白玉田。
万事混茫随梦境,一关玄牝透真筌。
北窗人在羲皇上,占得清风一榻眠。
飘零短翅叹谁同,犹记当年系足红。
人事合离梦槐国,岁时来去旅新丰。
新楼绿幕无巢地,故国乌衣隔海风。
说尽兴亡人不识,春风双泪白须翁。
说著兴亡事不同,且斟玄玉驻颜红。
云轩梦断宫花逝,綵缕盟寒墓草丰。
处处社时茅屋雨,年年春后楝花风。
人间不是无栖处,要认当年旧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