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宁静的山林景象。"万木乱参天"写出了森林的茂密和生机勃勃,"孤峰对铁船"则运用对比,以孤峰的独立与铁船的形象相映成趣,展现出山势的峻峭和静谧。诗人因画作的魅力而来到了黄龙寺,"客因看画至"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文化吸引力。
"寺以伏龙传"进一步揭示了寺庙的来历,可能与传说中的伏龙有关,增添了神秘色彩。"宝笈悲前代"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前人智慧的敬仰。"薄团坐小年"可能是诗人自谦之词,也暗示了修行生活的简朴。
最后两句"松花吹不定,半落讲堂边"聚焦在细节上,描绘了松花随风飘落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合了僧侣们在讲堂中诵经研读的场景。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展现了黄龙寺的风貌和历史底蕴,给人以深远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