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温馨画面,"朝阳入洞房,春气吹花暖",以生动的景象展示了新婚夫妇在明媚阳光和盎然春意中共享时光。接下来,诗人将关注点转向新娘的心愿,"一心托明镜,照人光不满",她希望借助镜子来映照自己,但又意识到自己的光芒无法完全填满镜面,暗示了她的谦逊与内敛。
"三岁刺双鸾,神态尽委婉",这里的"三岁"可能是比喻,表示女子出嫁的年龄,"刺双鸾"则可能指的是刺绣工艺,女子手艺精湛,绣出的凤凰姿态柔美婉约。最后两句"宁辞针线劳,而使华翎短"表达了新娘愿意付出辛劳,哪怕是缝纫这样的琐事,也不愿因忙碌而忽视了对美的追求,宁愿牺牲自己的华丽羽毛(可能象征青春或美貌),也要保持生活的精致和对爱情的投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新娘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她愿意为爱情付出的品质。汪轫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