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梳妆台怀古

卷帘依旧西山雨。凭高暗添愁思。

马上吟成,帐中弦歇,遗恨尚留彤史。分明故址。

有瑶岛琼花,未随流水,惆怅重寻,绣楣金缕广寒字。

当年梦游曾至,素娥须记得,天宝遗事。

三阁传笺,六宫润笔,少个青莲应制。

茫茫对此,只银汉红墙,望中相似。

甚处天香,夜深飘桂子。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台城路·梳妆台怀古》是清代词人顾贞观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想与感慨。

“卷帘依旧西山雨”,开篇即以雨景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凭高暗添愁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站在高处,面对着往昔的遗迹,心中涌起无尽的哀愁与思绪。

“马上吟成,帐中弦歇,遗恨尚留彤史”,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过去的豪情壮志与现在的寂静无声形成鲜明对比,遗留在史册上的遗憾依然清晰可见。

“瑶岛琼花,未随流水”,这一句以美丽的自然景象反衬出历史的无情与变迁,即使是最美的事物也难以逃脱时间的流逝。“惆怅重寻,绣楣金缕广寒字”,表达了词人对历史遗迹的追寻与怀念,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深深眷恋。

“当年梦游曾至,素娥须记得,天宝遗事”,词人借神话中的嫦娥来寄托对历史往事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唐朝盛世的辉煌与衰落。“三阁传笺,六宫润笔,少个青莲应制”,这里提到了唐代诗人李白,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同时也感叹当时文坛的盛况不再。

“茫茫对此,只银汉红墙,望中相似”,词人站在眼前的景象前,感到无限的迷茫与孤独,只有遥远的银河与红墙与之相似,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永恒与个人的渺小。

“甚处天香,夜深飘桂子”,最后以桂花的香气作为结语,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延续,即使是在深夜,这份香气仍然能够飘散开来,提醒着人们曾经的美好与不朽。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怀想,展现了词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怀古之作。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九日

一月他乡,一天离绪,一秋好景重阳。

问题糕落帽,何处堪伤。

多事六朝金粉,还留下、千古凄凉。

无穷恨,醉中偷系,玉腕萸囊。难忘。

当年此际,正戏马高台,扈跸长杨。

又翻经蕉苑,甘露分尝。

其奈近来消渴,依然是、少日游梁。

思君极,花寒人瘦,减尽容光。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金明池.茉莉

韵绝迎秋,香空却暑,抹尽人间多丽。

正倦起、阑汤初浴,乍散发、未胜簪髻。

浥清泠、洒遍琼枝,便相将对宿,蕊珠宫里。

早素月流光,雪衣眠醒,教念鬘华新偈。

织女缟妆来下矣,伴萼绿无言,残更小憩。

书便面、曾烦转乞,贮犀合、向承分寄。

甚仙姿、匹得卿卿,有玉茗同心,红栀并蒂。

趁今夜差凉,满襟风露,安稳碧纱橱睡。

形式: 词牌: 金明池

双红豆.柳

风一丝。雨一丝。不系行人只系思。唤他杨柳枝。

萍是伊。絮是伊。眼眼眉眉生别离。章台无见期。

形式: 押[支]韵

眼儿媚(其一)

手卷湘帘雨乍收。双燕小红楼。

酿花天气,护花心性,一样温柔。

知他底事长无语,细带传箜篌。

个中须解,寒应胜暖,春不如秋。

形式: 词牌: 眼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