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情忽逐晓云空,喜见枝头一点红。
秖恐好花俱有主,拟为词客伴春风。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首句“高情忽逐晓云空”,以“高情”形容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情感,却随晨云消散,表达了情感的短暂与易逝。次句“喜见枝头一点红”,转而描绘春天的初醒,一枝红花的绽放带来了喜悦与生机。后两句“秖恐好花俱有主,拟为词客伴春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又暗含了诗人愿与美好的春景相伴的心愿。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不详
男,北宋末江右人布衣。少年时即喜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稍屈。靖康初应诏上疏,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事,陈安边御敌十策。金兵南侵,徒步赴行在,伏阙上书,力诋和议。建炎元年八月,与陈东同时被杀,年三十一 (《宋史》本传作年三十七,误)。绍兴间,追赠秘阁修撰
料峭馀寒透裌衣,卷帘休讶燕来迟。
多情苦被春催柳,带眼无端觉屡移。
一犁烟雨霭江村,肮脏衡门暗断魂。
览镜自怜空跌宕,谁知跨下有王孙。
送墨层楼水墨天,柳堤花坞渐夭妍。
教童为控寻春马,好事谁能乞酒钱。
东野龙钟衣绿归,食齑肠苦竟栖迟。
出门顾我浑无碍,未肯徘徊只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