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路入仙峰不记重,一轩潇洒桧阴中。
溪山括尽丹青巧,天地驰回造化工。
风剡鳞波清枕簟,日扶花影上帘栊。
来游绝异人间景,身世依稀到蕊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仙境般的山峰之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意境。
“路入仙峰不记重,一轩潇洒桧阴中。”开篇两句即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行走在这片仙峰之中,对于山路的曲折与深浅已然不知,心境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其中,“一轩”指的是车辙的痕迹,这里形容道路被树荫覆盖,隐约可见。桧阴即是柏树的阴影,在这里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神秘。
“溪山括尽丹青巧,天地驰回造化工。”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溪水环绕、山峦层叠的壮丽景象。诗人用“丹青”形容山川之美,这是一种对自然色彩的高度赞誉。而“天地驰回造化工”则是说自然界的变化如同天地在不断进行创造和改造,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尽变化的赞叹。
“风剡鳞波清枕簟,日扶花影上帘栊。”这两句具体描写了山中细微之美。风轻拂过水面,使得波光粼粼;太阳透过花朵,将花影投射在帘幕上。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让人感到一种心灵的宁静。
“来游绝异人间景,身世依稀到蕊宫。”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番山水之美的深刻体验。诗人感受到这种自然景观与世间迥异,与常人的生活经历截然不同,而这种超脱尘世的心境仿佛带他到了仙界的蕊宫。
整首诗通过对山峰、溪流、风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一种向往。
不详
鬓边一点似飞鸦。莫把翠钿遮。
三年两载,千撋百就,今日天涯。
杨花又逐东风去,随分落谁家。
若还忘得,除非睡起,不照菱花。
作法孰为凉。
李郎涉世似虚舟,片帆来渡楚江秋。
竹几蒲团石室中,细书抱朴校参同。
寄声碧眼朱高士,何必携琴下阆风。